作者 | Talk君
大家好,我是talk君
2025年7月30日,荷兰小伙桑德按下播放键的那一刻,一段被掩埋的历史伴随着旋律破土而出。(歌曲放到文末了)
这个荷兰小伙6岁随父母来到中国,在这里生活了整整20年。
两年前他回到荷兰,却发现欧洲人对731部队的认知是一片空白——历史课本没有记载,媒体鲜少提及,甚至当中国网友在社交媒体控诉时,外国年轻人只会困惑地追问:
“Unit 731是什么?”
他搜索了所有英文音乐平台,震惊地发现:历史上从未有过一首关于731的英文歌曲。
人类史上最黑暗的活体实验,竟在西方世界的集体记忆里消失了。于是他做了一个决定,自掏腰包800美元(约5700元人民币),请一位英国歌手创作了全球第一首关于731部队的英文歌曲。
桑德只是将731的事件的大概背景告诉给了这位英国歌手,更多的信息他希望对方能够亲自去调查,并且通过自己的真实感受创作这首歌曲。
英国歌手接到桑德委托时一脸茫然,因为他也从未听说过731部队。
直到自行搜索资料后,他在创作视频中里说道:
“这是最难写的主题,研究时被吓坏了……必须铭记历史,这是对遇难者的尊重。”
那些资料记录着:
日军把母亲和婴儿关进毒气室观察窒息反应;
用马血置换人血直至受害者抽搐而死;
将囚犯四肢冷冻至发黑后浇沸水撕下皮肉;
一周后,歌曲完成,发布仅一天,上百万个点赞如潮水般涌来。
“酷刑之下,眼睛早已空洞无神”
当英国歌手唱出第一句歌词时,哈尔滨731部队遗址陈列馆里,一张被剥下的人皮标本正在玻璃展柜中沉默着。
那曾是一个扎着红头绳的中国姑娘的皮肤,731部队花了整整六天时间完成这项“工作”,皮肤最终成了日本军官办公室的装饰品。
冰冷的解说词背后,是一个鲜活生命被抹去的全部痕迹。
“他们研究我的苦难,将人性焚为灰烬。”
第二句歌词响起时,陈列馆的冻伤实验照片在无声回应:零下30℃的严寒中,中国受害者的肢体被冻僵后浇上沸水,骨肉在惨叫中分离。
这些数据后来竟成了日本冻伤膏的设计依据。
歌词中那句“孩童与妻子,永远停留在那个年纪”,让桑德瞬间泪目。
而在当年的哈尔滨,毒气实验室里,母亲被关进玻璃房时仍将孩子高高举起,直到停止呼吸。
遗址的铁笼锈迹斑斑,这些比狗笼大不了多少的囚笼,曾经塞满了妇女和儿童。最小的受害者,只有几岁。
“我没有名字,只是一串编号。”
这句歌词撕裂了八十年的时光。731部队将活人称为“马路大”(maruta),意为“原木”。他们被剥夺了姓名,只留下编号。
当最后一句歌词“当他们唤出我的数字,我将沉入无声的深渊”结束时,英国歌手的声音在颤抖——他在创作前对这段历史一无所知,查阅资料时几乎不敢相信人类能犯下如此罪行。
数字背后是活生生的人。
原731队员胡桃泽正邦在2025年公开的证言视频中承认:他亲手解剖过300多具温热的人体,“鲜血会喷溅出来”。
在1940年至1945年间,至少有三千人被用作实验材料。当苏联红军逼近时,731部队开始大规模屠杀剩余受害者。尸体太多来不及焚烧,就被装进麻袋抛入松花江。
歌曲上线24小时,全球播放量突破10亿次……
讽刺的是,2025年7月31日,东京千代田区。两名中国男子突遭四名日本人持铁棍围殴至重伤。
袭击者乘坐挂有大阪车牌的车逃离。没有抢劫,没有言语,这个敏感日期的针对性暴力,撕破了“日本最安全国家”的假象。
日本媒体刻意回避受害者国籍的行为,与731歌曲下的612万点赞形成刺眼对比。
陈列馆出口刻着这样的警示语:
“别回头向前走,出口有光、有人间烟火;别忘记来时路,有民族苦难、有国仇家恨”。
桑德的800美元创作费,买不来票房也换不回生命。
但当歌曲末尾那句“沉默或许尚可苟活,言说即招致毁灭”传遍全球时,3000多个沉入松花江的冤魂,终于等来了迟到八十年的证词。
最后,就让我们静下心,听一下这首《unit 731》,期待歌曲广泛传播,让更多人认识 731 部队罪恶,以史为鉴,守护和平。
原版视频可前往B站搜索@不是柯桑德 观看
音乐来自英国歌手Tim Moyo
对此你怎么看?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~
赶紧关注视频号@一刻talks吧!
明道配资-明道配资官网-股票低息配资-股票配资大盘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