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说好的60岁能歇着,咋突然又要多干几年?”老李今年54岁,在工厂干了大半辈子。听说2025年延迟退休真的来了,他一边跟老伴唠叨,一边翻看自己的社保记录。旁边的王姐却笑:“我宁愿多干两年,多攒点养老金,省得以后手头紧。”一个想早点退,一个盼晚点拿钱,这事儿还真不是一句话能说清楚。到底怎么选才最合适?咱们今天就把这笔账掰开揉碎聊聊。
先别急着吐槽政策,“渐进式”延迟其实没那么吓人
很多人一听“延迟退休”,脑袋嗡的一下:是不是一下子全员都得晚退好几年?其实没那么绝对——民政部白皮书显示,从2025年1月1日起,全国推行的是“小步慢走”:男性从现有的60岁起,每4个月增加1个月,到2040年慢慢涨到63岁;女性分两类,原来50岁的女工人每2个月加一个月,到55岁封顶;原本55岁的女干部则每4个月加一个月,到58岁止步。
更关键的是,还给大家留了个弹性口子:只要社保缴够最低年限(现在是15年,以后逐步涨到20年),可以提前最多3年申请,也能跟单位商量最多晚退3年。这下可好了,不用死板卡在法定年龄上,可以根据自己情况灵活安排。
不同出生年份的70后男士,该怎么算?
举个例子吧——1970年的小赵,本来2030就该60岁光荣退休,现在要等到61岁4个月。如果身体硬朗、工作轻松,比如办公室坐班,那多干一年甚至两三年的确划算。据《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》数据,每多缴一年社保养老金账户里平均能多出120-180元/月。如果家里经济压力大,还房贷、孩子上学,那再撑几年也值。但如果像小李一样常跑现场、搬货卸车,一天累得腰酸背痛,那就别硬挺了——提前申请,把健康放首位,总比拿钱换病强。
而1976-1979这一批男士,就更需要盘算盘算。有些国企和事业单位福利不错,多做几年至少还能享受医疗和补贴保障。不少私企员工却表示:“公司效益不稳定,再熬也未必划算。”北京大学老龄研究所调研发现,目前私企员工中有近47%倾向于提前办理退休手续,因为收入波动大、工作压力高。所以,对号入座很重要,不是一刀切谁都适合晚退。
女工人与女干部区别在哪儿?千万别搞混
女性这块分界线特别明显。比如1975年的王姐,是典型流水线上的女工人。本来今年50正好赶上原计划退休,却碰巧遇上新政,要等到53才能办手续。这时候选择就很现实:体力活难熬的人建议直接用弹性提前机制,“早三年来养养身”,毕竟身体垮了啥都白搭。而那些做行政或后勤工作的姐妹们,如果单位待遇不错、不嫌累,其实可以考虑再坚持几年,多攒点养老金。据民政部数据,连续缴费20年以上的女性职工平均养老金高出同龄短期缴费者约25%。
至于机关里的“女干部”,变化相对温柔些,比如1970生的人,只需比原计划晚一个月。但这里面选择空间反而更大——有人喜欢继续晋升,有的人想着早点带孙辈去公园晒太阳,各取所需,没有统一答案。
挑什么时候办退休手续,这三件事必须心里有数
第一条就是钱包厚度。有专家测算,如果每月工资基数在6000元左右,每多交一年社保将直接影响未来领取金额100-200元/月(国家统计局核准)。所以家庭经济紧张时,不妨考虑再等等;但如果手头宽裕,有存款、有理财、有孝顺孩子接济,就早享受生活呗!
第二条是健康状况。“年轻时拼命挣钱,为啥到了快歇的时候还非得拖着病体去挣那几个钱?”不少患糖尿病、高血压的大叔阿姨表示,他们宁愿早点休息,也不想把养老变成看病之路。所以千万不要为了那几百块让自己透支太狠,否则最后赔本买卖没人乐意做。
第三条是家庭需求。“孙娃刚出生,需要奶奶带”“父母卧床需要照顾”……这些现实问题往往决定了一家人的幸福指数。在这种情况下,无论政策怎么变,都建议优先照顾家庭实际需求,比数字游戏靠谱太多了!
还有一点不能忽略:2030之后最低社保缴费标准提高,你准备好了吗?
据《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》最新披露,从2030开始最低缴费要求会逐步从15年至20年递增,每过一年涨半年。假如你79年底出生,要2042才能正式办理手续,到那时候已经要求至少交满20年以上。一旦没达到标准,只能补交或者继续拖着等,所以现在查查自己的参保证明非常必要,可别临门一脚掉链子哦!
灵活应对才是真正“不吃亏”的秘诀
其实对于所有70后的朋友来说,没有所谓“一劳永逸”的完美方案。有钱又健康、多干几年肯定赚更多,但如果家里老人孩子需要你、身体扛不住,就应该勇敢地为自己按下暂停键。“人生没有绝对稳赚不赔的买卖,只要符合自身情况,就是最优解。”
那么最后小编想问:假如让你在“钱包鼓”和“身体棒”之间二选一,你会怎样权衡自己的未来呢?#百家号银发科技#
本文无任何不良引导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。
关联词条:国务院适老化改造补贴申领指南
明道配资-明道配资官网-股票低息配资-股票配资大盘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